今天
是一年中白日最长的一天——
夏至
明晃晃的阳光穿过绿树浓荫
洒在滚烫的街道上
夏花绚烂而夺目地开着
一切都是那么炽烈而鲜活
盛夏时节
于此正式登场
夏至
很是古老
它是二十四节气中
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夏至
很是热情
是日起
不久便会进入一年中
最热的三伏天
这些有关夏至的小知识
快来一起学习吧~
夏至有何节令特征?
确定了夏至日
夏至过后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
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
“夏雨隔田坎。”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
空气对流旺盛
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刘禹锡所谓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便反映了夏至的这种气候特征
夏至三候是什么?
夏至都有哪些习俗?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
自古以来
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
祭祀祖先之俗
以祈求消灾年丰
因此
夏至作为节日
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消夏避伏
夏至日
妇女们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
“扇”,借以生风
“粉脂”,以之涂抹
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食“麦粽”与“夏至饼”
《吴江县志》记载
“夏至日,作麦粽,
祭先毕,则以相饷。”
不仅食“麦粽”
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
互相馈赠
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
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
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
俗谓“夏至饼”
夏至面
自古以来
中国民间就有:
“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以及“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
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
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古代文人的诗意夏日
夏日的烈日骄阳、莲碧荷香
一直也是古往今来
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对象
这些有关夏至的诗词
快来一起读
↓↓↓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夏 意
宋 苏舜钦
夏至养生这几点需注意
1.清淡饮食,多吃蔬果杂粮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
2.生活环境要清凉
很多年轻人喜欢穿牛仔服饰,夏季不适合穿这种衣物。衣服颜色尽量以浅色为主,衣服的布料尽量选用棉质及亚麻。居室宜清凉,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
3.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生菜、瓜类等,本为夏季忌食之品。夜间亦要注意不要吃生冷、粘腻之物,否则可见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
4.多喝水,防头痛头晕
夏至时节气温高,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
5.温水洗澡
温水冲澡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6.忌夜卧贪凉
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谚语有“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的养生口诀,均可以理解为夏季的养生要求。
7.适当锻炼身体
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场地可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为好,剧烈的运动不宜做。
8.外出采取防晒措施
此时节,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随身要备有人丹、十滴水、清凉油等。
夏至好时光
奋斗正当时
愿你向阳而立
拥抱无限生机